【相關圖片】: |
【書 名】 | ||
高效人生,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系列(全5冊) | ||
【作 者】 | ||
張萌+王瀟等 | ||
【介 紹】 | ||
有一句英文諺語是這樣說的:「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 也就是說,人們吃了什麼,自己就是什麼樣子。這一節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吃的原則。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想人為什麼要吃飯。 吃的本質是一種能量輸入。能量輸入包括好幾種形式,比如睡覺、運動、吃飯、正向的思考、積極的情緒。但能量輸入還有很多原則,身體的節律恰恰是遵循所有原則的前提。 …… 我們身體有三套重要的節律系統,分別是吸收循環、排毒循環和消化循環。 首先是吸收循環。 它是營養物質的吸收時段。物質在消化道內被消化後,其分解產物通過黏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 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我們的身體能夠不停運轉的前提在於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因為我們吃進去的往往是食物,而不是可以直接吸收的營養素,我們需要把它分解成小分子營養成分,供身體各個器官的細胞利用,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機能正常運轉。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一般在進食後的一兩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所以你如果在這段時間進行劇烈運動的話,就會影響身體對食物的消化,以及對營養素的吸收。我通常選擇在下午五六點而不是飯後馬上去運動,就是這個原因。 其次是排毒循環。 從中醫角度來說,排毒是將身體內有毒和有害的物質排出體外。消 化管道是人體主要的吸收、排洩管道,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管道之一,它可以通過糞便、尿液、出汗等途徑把廢物及時排出體外。 人們也可以通過喝水或吃某些食物來排毒。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就是腸道,它擔負了人體主要的排毒任務。每天早上大家起床之後,就會上洗手間,就是因為身體需要將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 最後是消化循環。 它主要是用來消化所有吃進去的食物。我經常製作果昔當早餐,就是將新鮮的蔬菜、水果打成糊狀。 一般我會放入500克蔬菜、200克煮熟的西紅柿,加上一些燕麥和乾果,一起打成一杯綠汁,一口氣喝下去。 為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我也會吃三個煮熟的雞蛋蛋白。為什麼要做果昔? 因為它不用咀嚼,直接喝下去就好,而且如果要直接吃這麼多蔬菜,恐怕也是一種負擔。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 中信出版集團 套裝包括: 《精力管理手冊》、《時間看得見》、《一日之計:精英們的清晨課》、《高效能時間管理術》、《掌控生活,從掌控時間開始》共5冊。 作者 張萌 暢銷書女作家,知名互聯網商業顧問,青年創業導師,財富高效能專家。 曾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手,獲得「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北京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北京市創業導師」「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北京市朝陽區國際高端商務人才」「朝陽榜樣」等讚譽,其創業故事被團中央評為「最美青春故事」,「下班加油站」被評為「朝陽人才工作重大項目」。於2017年、2018年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 2019年第五次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作為青年企業家代表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 王瀟 《趁早》創始人,暢銷書女作家,2006年創業,成立Motionpost設計顧問公司並擔任CEO。2013年,以《趁早》為名註冊自有品牌,創立國內女性勵志品類。 |
【相 關】 | ||
其中, 《精力管理手冊》: 如何保持充沛的能量來高效地渡過每一天?人人都需要進行精力管理。 無論你身處哪個行業,無論在職場還是在家庭中,都需要處理好時間管理、效率管理和精力管理三者之間的關係。 《時間看得見》: 幫助人們計劃與踐行的工具能構建大事,能十年磨一劍,別把它用小了。它代表你內心深處日復一日,矢志不渝的東西。 你的命運可以展現為一張以時間為軸的地圖,時代和天賦幫你繪製好了初始部分,這本書將和你一起,繪製未來的部分。 勇敢做眼下這一切,是因為害怕到不了想要的未來。你用來做什麼,時間就是什麼;你做了什麼,生活就是什麼。 | ||
【下 載】 | ||
(A1) | ||
[EPUB] | ||
![]() | ||
[AZW3] | ||
![]() | ||
[MOBI] | ||
![]() | ||
【免責聲明】: ★本圖像文件皆從網上搜集轉載,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 ★所有資訊為測試用途!請於24小時內刪除,如果滿意請購買正版,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 ★請於下載完後24小時以內將檔案刪除,請勿作商業上之用途! ★所有內容只做為測試用途,絕對不得做為商業用途,若移做它用,一切責任與本人無關! |
兔兔 post 的近期 一個影視小說書帖 | ||
匆匆那年 作者:九夜茴 https://apk.tw/thread-1035575-1-1.html | ||
兔兔 post 的不久前一個勵志書帖 | ||
讓我們相逢在更高處 作者:王瀟/趁早團隊 https://apk.tw/thread-1020543-1-1.html | ||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