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慢性焦慮 作者:莊博安 (繁_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kevin5441
時間:
2023-7-14 09:16
標題:
慢性焦慮 作者:莊博安 (繁_EPUB)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IMG_6481.jpg
(94.81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7-14 09:13 上傳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內容簡介
我們太習慣壓抑焦慮,但心中的小小孩始終知道,
傷口在隱隱作痛。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博安心理師以切身之痛,提出緩解焦慮良方:
內在的13個練習+外在的5種溫柔方式。
一考試就拉肚子,
收入豐厚,卻拚命加班,擔心錢不夠用,
男友一沒接電話,你就奪命連環call……
這些看似尋常的焦慮,背後都潛藏創傷。
那是不被愛、失去連結、被否定自我的創傷。
那些傷,需要你看見、感受與療癒。
關係焦慮:「你會不會哪天不愛我了?」每段愛情,都需要伴侶不斷保證愛。
金錢焦慮:「我不想變成下流老人!」勒緊褲帶買房、學投資理財。
生存焦慮:「我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她,戮力證明自己。
職場焦慮:「若不拚命加班,我怕老闆覺得我沒價值就fire我……」
我們太擅長完美掩蓋焦慮
當焦慮狂潮來襲,我們除了壓抑、逃避、麻痺外,更擅長用社會所認可,例如吃大餐、大肆採買、不斷打電動,甚至被社會讚許的方式,例如工作狂,掩蓋我們的焦慮。
但當焦慮這隻怪獸被我們越豢養越壯大,焦慮會潛入、掌控、侵蝕我們的性格。焦慮會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
對小小孩的自己說:「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
我們需要找到焦慮的根源,因為當焦慮的根源沒有被處理,焦慮就會不停轉移對象。
而從高中到大學時期,深陷在每日超過八小時「強逼自己不斷開關門檢查的」強迫症,以及被掐緊咽喉般難以喘息的絶望憂鬱症,僅能每日祈禱自己隔天不會再醒來的博安心理師,用他令人疼痛的經歷,想告訴讀者,雖然傷痛的童年就像戰場,而你好不容易才逃脫,你再也不想回憶與回去,但療癒焦慮,我們需要回去。回去找到當年痛苦、還是小小孩的你,幫他把痛苦說出來、幫他把眼淚流出來,然後輕輕擁抱他,告訴他:「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那些恐懼、憤怒、愧疚、嫉妒、挫折、悲傷、孤獨等情緒孤兒,需要你看見與感受。
本書特色
◎一本由心理師現身說法,心痛自剖受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襲擊多年,深談焦慮的療癒心書。
◎蘇絢慧心理師:「謝謝莊心理師這一本書分享出這樣的能量,讓現代焦慮的心靈有被深度理解的機會,能夠重新被看見、被整理,讓早年很難承受的經歷,能有允許被好好感覺,也好好安放的權利。」──摘自蘇絢慧心理師推薦序〈焦慮,是你努力撐住自己生命的證明〉
◎蔡佳璇心理師:「博安心理師的這本書從自身經驗出發,整合個人生活與諮商經驗中的體悟,精準地描繪焦慮的樣貌和強迫徵狀的深層意涵,相信讀者們在閱讀時會很有共鳴,且感到被深深的同理,也將能從書中的內、外在緩解焦慮策略中,得到練習的具體方向。
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就像有一位很懂你的心理師在身旁,當你不安時,能提供沉澱和思考,慢慢與焦慮和平共處。」──摘自蔡佳璇心理師推薦序〈情緒是鑰匙〉
◎許多人聽到我有嚴重焦慮和強迫症,而現在又能幾乎完全好轉的過程,都驚訝不已,尤其心理專業人士更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強迫症極難治療,最多降低到剩下小幅度影響就不錯了)。每次肯定都會被詢問:
「你是怎麼好轉的?」……
在我身上,好轉的過程就是不斷地釐清內心模糊的感受,像是:重新界定與家庭的距離、尋找情感間的信任與依靠、長期深入探索內心世界。這也讓我開啟第一次與心理師的會談,投入自己有熱情的運動與知識,以及真心替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
我在生活中尋找各種人際往來與自我實現的機會,走出了舒適圈與畏懼、擔憂的框架,慢慢地,從心理治療的學習與實踐中看見自己的模樣。
這段歷程走了很久很久,我逐漸忘記要焦慮,然後,才重新覺察到自己已經不焦慮。
我將上述這些過程,用更多的文字寫成這本書。雖然每個人的經驗不會完全相同,但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同樣陷落在焦慮的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方式。──摘自自序〈我如何從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黑色深淵中走出來?〉
◎13個思考練習,讓你了解自己的焦慮如何運作,並恰當回應。
關於外在情境,你可以試著練習思考:
1什麼樣的情況容易引發焦慮?
2如果依照1到10分排列,1分是完全不焦慮,10分是極為焦慮,你各會想到哪些處境?
3通常遇到這些狀況,你的反應都是什麼?
4你都如何避免這些外在情境發生?
關於內在衝突,你可以試著練習思考:
5你現在的情緒感受是什麼?
6情緒感受和外在刺激的比例相符嗎?
7不成比例的情緒,讓你聯想到過去的什麼事情?
8這個情緒是哪幾個思考正相互矛盾,並產生衝突?
關於涵容的能力,你可以試著練習思考:
9雖然會不耐煩與焦慮,但你能夠思考情緒,而不立即做出反應嗎?
10你的思考是否過度理智?
11你是否被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
12你能在兩極化的思考中取得平衡嗎?
13你能夠忍受不舒服,在合理範圍內表達自己的需求嗎?
名人推薦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撰推薦序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胡展誥(諮商心理師)、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傾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莊博安
諮商心理師,現為「微光心理諮商所」所長。致力將困難的心理治療概念轉譯為白話文,協助來談者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於多個網路平台擔任駐站作家。主要撰寫焦慮、憂鬱、伴侶相處困難等議題,讓讀者有機會探索自己與原生家庭的深層連結。
曾出版《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文件:
慢性焦慮.epub
(653.22 KB, 下載次數: 586)
2023-7-14 09:1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star_0419
時間:
2023-7-14 16:38
謝謝分享,最近一不小心便深陷職場帶來的焦慮情緒,希望讀了書可以幫助回復過來
作者:
shyguy
時間:
2023-7-14 20:15
許多人有心理問題而不自知,希望能有有效的開導方式
作者:
uloveme99
時間:
2023-7-14 20:58
慢性焦慮是一種持續存在的焦慮狀態,通常反映了過去未解決的生活創傷和壓力。這種焦慮可能來自過往的困難經歷、擔憂未來或對自身能力的懷疑,需要採取適當的心理治療和自我照顧來處理和解決這些創傷,以達到情緒的穩定和心理健康的恢復。
作者:
lauloud
時間:
2023-7-14 21:42
謝謝分享,感覺上應該很實用,一定要看看~
作者:
f168
時間:
2023-7-15 02:52
收藏起來,閒時來看看,感謝樓主大大的分享
作者:
how81618
時間:
2023-9-15 2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ow81618
時間:
2023-9-15 2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vril50927
時間:
2023-10-12 22:54
每天看到工作就很焦慮,感覺有的症狀我都有,謝謝分享!下載來看看
作者:
阿瑞啦!!
時間:
2024-6-21 03:09
謝謝分享 希望能從書中 理解和找到方式讓自己放過自己。
作者:
k0917820550
時間:
2024-6-21 20:25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精彩好書!!
作者:
dino0tw
時間:
2024-6-22 15:57
慢性焦慮真的是新世代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加上社群氾濫的比較心態
造就現金文明病
謝謝分享!!
作者:
jacky541689
時間:
2024-7-6 16:21
慢性焦慮 作者:莊博安 (繁_EPUB) 感恩樓主大大分享
作者:
ccinocappu
時間:
2024-7-6 18:42
現代人資訊來得太快太大,整個世界都是飛快地倍速成長!
要在現代生活,不焦慮好困難。
感謝分享實用資訊好書~
作者:
alan310
時間:
2024-7-7 02:07
找這本書找好久,感謝分享,非常感謝
作者:
maggiemamala
時間:
2024-7-9 15:59
感謝kevin大分享好書!現代人感覺焦慮的人越來越多!
作者這段話寫得很好,值得好好品嚐思考
"我們需要找到焦慮的根源,因為當焦慮的根源沒有被處理,焦慮就會不停轉移對象。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那些恐懼、憤怒、愧疚、嫉妒、挫折、悲傷、孤獨等情緒孤兒,需要你看見與感受。"
作者:
tw54168
時間:
2024-10-7 06:43
感謝熱心分享好書籍 長長見識 謝謝您 功德無量~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