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認為,妄想症患者將被神經症患者所隱藏的祕密,以一種變形的方式透露出來。研究妄想症最大的困難在於患者只說自己想說的話,溝通難解。傅柯則指出,當我們面對代表人存在真實荒謬性的瘋狂時,就像現實政治的管理,我們對於瘋狂的認知,只是藉由理性與非理性的歸檔所催生的各種正常化(normalization)方便法門。
如何還原臨床現場?經由《在奇幻地》的閱讀,介入以診斷分類為心理病理架構的單一性,激發思考作為一種論辯(thinking as arguing)歷程,踏上對精神病現象異質了解的多元真實之途。──林耀盛,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博士,東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詮釋人類學、人類學理論與民族誌批判、當代文化研究、臨床醫療人類學。近幾年著手於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的《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翻譯計畫;另譯有《文化批判人類學》和《瘋狂與現代性》。著有《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目前著手書寫《真實在他方》(Truth is Elsewhere)和《內部覺察》(Insid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