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死亡賦格 作者:張綺容 (繁_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kevin5441
時間:
2023-6-26 08:23
標題:
死亡賦格 作者:張綺容 (繁_EPUB)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IMG_6267.jpg
(222.58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26 08:21 上傳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IMG_6266.jpg
(195.95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26 08:21 上傳
死亡賦格:西洋經典悼亡詩選
內容簡介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沉睡。我是千縷微風吹,是輕輕的飄雪,是柔柔的落雨,是成畦的吐穗。」(弗萊)
「親親,當我死去,哀傷的歌曲不必,蒔植玫瑰無須,絲柏遮蔭多餘……」(克莉斯緹娜.羅塞蒂)
「月光照耀她來入夢,我美麗的安娜貝爾麗;星辰升起如她雙瞳,我美麗的安娜貝爾麗;於是我在夜潮裡躺在我的新娘我此生的摯愛在她的墳山在海邊——在她的墓裡在潮畔。」(愛倫坡)
「他曾是我的南北東西,╱他是週一到週五,他是週六和歇息,╱他是我的月,我的夜,我的話,我的歌,╱以為愛情會地老天荒,是我錯了。」(W.H.奧登)
面對逝去,詩歌應答著我們無盡的失落與追憶,
悲傷得以獲得撫慰,剎那成為永恆
首次全面譯介的西洋悼亡詩選輯
中英對照賞析 + 延伸影音聆賞
每一首詩,都是一則生命的故事
死亡,是生命交響樂譜上的休止符,是樂曲中最令人低迴的片段,但演奏者每每視而不見。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除了哀傷、失落,面對死亡的巨大陰影,我們想要回憶過去和思考存在的意義,往往注定失敗……
在西方文學歷來的悼亡詩與輓歌作品中,詩人帶領我們沉思生死,與逝者一起前行向臨界。
本書特色
1.首次全面譯介西洋悼亡詩
貫穿兩千年文學史,橫跨英國、美國、歐洲、墨西哥,集合名家與桂冠詩人、吟誦詩人、反戰詩人作品選輯。
2.跨界流傳與影音閱讀
跨越語言文化傳頌的名曲、舞台劇、電影改編源頭,作品賞析之外,提供延伸影音資訊,體會朗讀唱誦的音韻效果。
3.讀詩,也讀生命的故事
由各首詩作的創作緣由、背景故事、與後續影響,折射出人情世故、社會情境、文學潮流等豐富意涵。
4.西洋生死觀與悲悼傳統
認識西洋文化鮮明的死亡符號與象徵,一覽源自希臘神話與基督信仰的生死觀。
名人推薦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專文推薦
高天恩(中華民國筆會會長)、陳義芝(詩人) 推薦
編、譯者簡介
張綺容/編譯、賞析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現任世新大學英語學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原大學專任助理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中英筆譯》、《英中筆譯》系列二冊、《翻譯進修講堂》、《英譯中基礎練習》,譯作包括《傲慢與偏見》、《大亨小傳》、《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怪奇地圖》等二十餘本書。
文件:
死亡賦格.epub
(1.25 MB, 下載次數: 171)
2023-6-26 08:2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adnm17227
時間:
2023-6-26 12:29
很特殊的主題啊!推一下這本奇特的書,值得收藏閱讀。
作者:
kangrj
時間:
2023-6-27 08: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auloud
時間:
2023-8-27 19:36
謝謝分享,感覺上應該很實用,一定要看看~
作者:
jacky541689
時間:
2024-7-2 16: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alala
時間:
2024-7-2 17:24
對於西方人面對死亡的方式感到敬佩,所謂的黑色幽默能幫助人走出陰霾與傷痛。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