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核心觀念包括:
‧一個人的人生風格(style of life)是他所有行為的根源,幼兒在5歲之前,就會建立其人生風格的原型。父母和教師必須注意孩子的人生風格是否有偏差。
‧孩子的偏差行為,只是他們追求優越感和逃避自卑感的手段。
‧孩子從小到大,在以下這三個面向,最能表現真正的自我:
1. 人際關係(群己):如何結交朋友,與人相處?
2. 社會分工(志業):如何投入和運用自己的一生?
3. 親密關係(愛與被愛):如何和異性相處?
‧人生目標錯誤的兒童,會為了維持其優越感,而產生各種問題行為,小則冷漠、自閉,大則與社會為敵。
‧沒有壞孩子,只有灰心氣餒的孩子。這些孩子需要鼓勵,幫助他重拾勇氣。
‧一些「好孩子」之所以表現出好的行為,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當情境產生變化,他的好行為不一定能持續。
解决這些兒童問題的關鍵,在於了解其整體人格,並給予同情、理解、關心與鼓勵,而不是懲罰。透過一步步的認知層面的改造,讓兒童重新形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目標,可以正面地實現其優越感。
本書的英文版於1930年出版,距今將近90年,但是讀來沒有距離,彷彿在談我們身邊的兒童、青少年、父母與教師。阿德勒的每句金言,溫暖中又帶有當頭棒喝的力道,他以親切的口吻,為我們解惑,也道出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原理。
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更了解孩子,也更認識自己,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開始。
希望大家幫忙找這本書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