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更新影片)牙線,不是輔助品而是必需品,是牙菌斑與蛀牙的剋星! [打印本頁]
作者: doudou10722 時間: 2023-1-31 21:54
標題: (更新影片)牙線,不是輔助品而是必需品,是牙菌斑與蛀牙的剋星!
本帖最後由 doudou10722 於 2023-6-7 11:48 編輯
小熊是個認真工作的單身竹科工程師,他常常是辦公室最早到,卻最晚離開的人。
小熊工作時間長並非效率不好,而是因為工作量真的很大。
然而,即使忙,小熊卻是位喜歡刷牙重視口腔保健的人(但他沒有使用牙線)。
有天,小熊下午趁著工作一段落去洗手間,洗完手抬起頭,
順勢對著鏡子露齒笑以鼓勵自己,卻發現牙齒的縫縫、
牙齒與牙齦交界處有白白軟軟的東西,善於 Google 搜尋的他一查,
發現竟然是牙菌斑!牙!菌!斑!
「牙菌斑!像我幾乎照三餐刷牙的人,怎麼會有牙菌斑呢?」小熊心裡納悶著。
原來追根究底原因來自於,他竟然在重要的潔牙步驟中,漏掉了「牙線」。
沒錯,今天要談的是「正確使用牙線」,不過談牙線之前,先跟大家做個前情提要。
牙菌斑是什麼牙菌斑(牙菌斑生物膜)是微小的細菌,會在牙齒上堆積。
生物膜是遍布整個自然界、類似薄墊的黏性微生物群落。
它們團結合作確保彼此的生存,往往很難去除。
牙菌斑生物膜由超過 700 種口腔細菌構成。
除引起輕度至重度牙齦問題外,牙菌斑細菌還會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酸,
牙齒琺瑯質受酸侵蝕,而逐漸導致蛀牙。
牙菌斑的形成原因牙菌斑形成的主因來自於日常口腔衛生清潔沒做好。
未遵循正確的口腔清潔方法,會導致細菌黏附在牙齒和牙齦表面。
牙齒和牙齦上的牙菌斑越多,附著其上並繁殖的其他細菌就越多。
若不定期清除牙菌斑,生物膜內部的細菌種類就會變得更加複雜。
牙菌斑會危害牙齒和牙齦嗎牙菌斑留在牙齦和牙齒上的時間越久,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常見的口腔問題,像是:口臭、牙齦問題和蛀牙,都是由牙菌斑形成所引發。
當細菌聚集在一起並形成牙菌斑時,它們會滲入較深的脆弱牙齦組織(牙齦)下
,引起牙齦問題。
早期處理即可停止牙齦問題,但若未能及時處理,牙菌斑會導致牙齦不再健康緊實。
而牙菌斑生物膜也與蛀牙形成有關,當牙菌斑持續堆積時,
其排出的酸性副產物會引發牙齒脫礦作用,最終導致蛀牙。
為什麼要使用牙線事實上,只靠牙刷潔牙是不夠的,非得搭配牙線不可。
「牙線」是一種絲線狀的清潔工具,可用來清除牙刷接觸不到的牙縫間牙垢。
使用牙刷潔牙時,很難深入牙縫及牙周囊袋(牙齒與牙齦間的溝槽),
所以該部位殘留和堆積牙垢、牙菌斑,若時間久了不理它,
會誘發齲齒、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為保障牙齒和牙齦的健康,每天正確牙刷刷牙之餘,
務必要配合使用牙線才能真正徹底清潔牙齒。
根據穆樂牙醫診所內部衛教,有遇到不少朋友覺得牙線使用似乎有點難度,
而且「懶」的使用,有這觀念實在是萬萬不可阿!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們把牙線使用拆解成單一步驟說明。
牙線使用五步驟- 先拉一段牙線,長度不拘可拉到40公分,大約是雙手在胸前的距離。
- 將牙線纏繞幾圈在兩手中指上。兩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皆可。
- 纏繞後的牙線長度,大約是雙手拇指相對、兩中指拉緊的長度。
- 面對前排較容易清潔的牙縫,將牙線右手食指抵住,左手拇指抵住,
兩指之間約留一公分長度的牙線。接著,將食指深入牙齒內側,
拇指留住牙齒外側,刮除牙齒表面與鄰接面的牙垢。
(⚠️牙齦與牙齒的縫隙也須留意!) - 至於後排不易清潔的牙縫,改以兩手食指抵著牙線,在伸進口腔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