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夜話港樂The Taste of Hong Kong Pop Music 【作者】:何言 【類型】:香港樂壇、歌曲評論 【相關圖片】: |
【簡介】: 夜話港樂,別名『有粵語歌,就不會有世界末日』—— 香港的流行音樂是香港文化中獨特的一道風景,也是70後80後甚至90後成長過程中某種意義上的必修課。 這本隨筆是一位資深港樂迷所寫,細膩的筆端觸及港樂的方方面面! 當中介紹了香港流行樂的台前幕後, 如詞人林夕和黃偉文、曲作者陳輝陽、歌手陳奕迅、王菲、楊千嬅、等, 從歌曲出發, 講述了這些曾經感動我們的音樂中的種種情愫,以及背後各種不為人知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
【內容相關】: 節錄:【三千首歌曲的快樂與哀愁:林夕】 梁偉文的偶像是林振強,又因為看了《紅樓夢》的簡體版,很喜歡「夢」這個簡體字——林下有夕陽,多美妙的意境!所以,他以「林夕」為筆名,開始了填詞生涯。 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他從90年代中葉開始,從音樂工廠辭職之後,與港樂新一批歌手合作。1995年,在新秀歌唱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冠軍陳奕迅、季軍楊千嬅開始陸續出唱片,林夕從二者的第一張唱片起就和他們親密合作,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了二人專輯的固定班底。 90年代林夕的輝煌還體現在電視劇的主題曲方面,當時他曾為多部TVB的武俠劇集譜寫主題曲,這其中不得不提到《天龍八部》的主題曲《難唸的經》。詞壇前輩黃霑曾經寫過不少武俠影視劇的主題曲,當中尤以《笑傲江湖》的《滄海一聲笑》、《黃飛鴻》的《男兒當自強》最為經典。有這樣的珠玉在前,林夕再寫武俠題材,自覺有著不可逾越的高度,尤其是這次的訂單居然還是他自己最愛的《天龍八部》。結果呢?林夕自然是超額完成任務。「笑你我枉花光心計,愛競逐鏡花那美麗;怕幸運會轉眼遠逝,為貪嗔喜惡怒著迷……」當時已經開始參佛的林夕,將佛理融入了金庸本來也就是以佛理來寫的武俠故事裡。關於這首歌曲最奇妙的花邊新聞,莫過於林夕在飛機的餐桌上一氣呵成,引得一旁的愛人嘖嘖稱奇。這時候狀態奇佳、火力全開的林夕,在黃偉文尚未發威,老一輩詞人又逐漸隱退的情形下,以十年內完成和上百位歌手1188首詞作的驚人數量,成為了香港樂壇獨一無二的「詞神」。 2000年,林夕為陳奕迅填出其全城大熱之作:《K歌之王》。這首歌的國語、粵語版本在兩岸三地贏得了聽眾的喜愛,順帶助推陳奕迅邁向事業的高峰。對於此刻的林夕而言,寫出「我唱出心裡話時眼淚會流,要是怕難過,抱住我手」這樣的詞句恐怕已經沒有什麼難度,但個中的情愫卻能完全擊中作為聽眾的你我;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首歌的作曲,是陳輝陽 新千年伊始,林夕患上焦慮症,給陳奕迅寫《Shall We Talk》的時候,正是他被焦慮症折磨得最為嚴重的時期。這首講述世情的歌曲,林夕花了10天時間去創作、反復修改,成為他創作時間最久的一首歌——至於最短時間,則是四十五分鐘(給許美靜寫《明知故犯》)。 例如2002年給陳奕迅的《明年今日》,講述一個人離開戀人之後過得生不如死,情願躺在床上等天花板的吊燈將自己砸成癡呆,那麼就可以永遠不再悲哀的苦況。而給張國榮的《左右手》,更是有著「習慣都扭曲了,呼吸都張不開口」的憋悶。 在這之後,林夕開始轉變創作路數。他先是在同樣唱《明年今日》的陳奕迅身上,以「世事無常還是未看夠,還未看透」的《夕陽無限好》來對哥哥、梅姑的逝去做出深切的懷念;接著,他又用《黑擇明》、《觀世音》等歌曲來開導世人。於是,本書開頭提到的那一幕出現了:真的會有聽眾因為《黑擇明》這樣的流行歌,珍惜生命,改變人生。由此,林夕的創作也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減產後的林夕,在2010年的詞作只有42首,2011年68首,2012年到目前為止則不到30首。雖然產量大減,但貴精不貴多,這幾年仍有不少精品面世,例如給陳奕迅的《一絲不掛》、《六月飛霜》;給謝安琪的《你們的幸福》;給楊千嬅的《飲酒思源》、《火鳥》;給林宥嘉的《勉強幸福》等等。在這些歌曲裡,林夕仍然用他擅長的講道理的方式,將種種關於人生的思考帶給聽眾。 |
【免責聲明】: ★本圖像、檔案皆從網路上搜集轉載,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 ★所有檔案為測試用途!請於24小時內刪除,如果滿意請購買正版,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 ★請於下載完後24小時以內將檔案刪除,請勿作商業上之用途! ★所有內容只做為測試用途,絕對不得做為商業用途,若移做它用,一切責任與本人無關! |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