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同於指導「如何追求幸福」的勵志書籍,或可說完全與該類書籍如出一轍,瓦氏誠懇、認真地「指導」我們「如何追求『不』幸福」,就像眾人已默默行之有年那般,只是現在終於清楚意識到過往「不幸福」的行為模式,並進一步掌握箇中要領,將伎倆演練得更臻純熟完美,就能成為表裡如一的「不幸福」達人。關於如何健康地創造病態身心,如何無限上綱地曲解他人意圖,如何順理成章地大鑽牛角尖、理直氣壯地為小事抓狂,如何痛快地耽溺於美化過去且不必醒來,如何找到正當理由永遠無法達成既定目標,如何藉由簡單的自我暗示讓自己不快樂、不滿足、人際關係緊張……。書中均提供具體有效的方法,詳細敘述步驟,step by step帶領我們實地操作,從入門到進階,邁開大步走在不幸福的人生道路上。
1921年出生於奧地利南方克恩騰邦(Kärnten)的菲拉赫市(Villach),2007年逝世於美國加州的帕羅奧圖(Palo Alto)。大學時攻讀哲學與語言學,畢業後前往瑞士蘇黎世的榮格研究所(C. G. Jung Institut)進修心理治療。
1957-1960年在中南美洲薩爾瓦多擔任心理治療教授,自1960年起為美國加州帕羅奧圖心理研究所(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精簡治療中心的研究員。此外,他也於史丹福大學醫學中心擔任心理與行為科學、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臨床教授,擅長分析溝通行為與模式,並以「溝通理論」聞名,他曾說:「人無時無刻都在溝通。」即便是沉默、沒有回應、極力避免溝通,事實上仍是一種「溝通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