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集結《哈佛商業評論》ESG領域重要專家學者的文章,包括策略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為企業點出未來ESG的大方向,他呼籲企業不應只是抱著善盡「社會責任」的心態,應該用「共享價值」的觀念來替代,也就是說,企業在處理社會的需求與難題時,不但應創造經濟價值,也應為社會創造價值。哈佛商學院研究ESG投資領域的知名學者塞拉芬(George Serafeim)則提出一套方法,讓企業量身打造ESG策略,不僅追求ESG評等有好成績,同時運用ESG整合公司資源,做出策略和營運的根本選擇,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以創造新形式的競爭優勢。
企業投入了心力及資金進行ESG活動,但常常無法評估效果如何,全球社會影響力顧問公司橋幅集團(Bridgespan Group)合夥人克里斯.艾迪(Chris Addy)提出一套指標,用來評估在社會及環境上得到的報酬。此外,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羅伯.艾克斯(Robert G. Eccles)教授說明,董事會該扮演何種角色,又如何和投資人溝通,來共同帶動ESG的變革。最後並輔以聯合利華、百事公司、UPS三家在ESG方面表現卓著的企業做為案例,探討企業在實務上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