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機械人倫理」是現代才有的問題,那麼請三思。正如這本引人入勝之作所解釋,人類對於機械人的想像,甚至畏懼,其實已有千年之久。梅爾帶領讀者遠溯過往歷史,回到古代文明,連接起神話學、遠古機械,和現代的機械人及其他新興科技的端點,進而了解人類對於自動化科技的觀點和焦慮從何而來,以及這對人類的意義為何。——派崔克・林(Patrick Lin),《機械人倫理2.0》(Robot Ethics 2.0: From Autonomous Cars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共同作者
活靈活現,令人興奮,本書呈現人性如何從歷史之初就關注於人造生命的概念,反覆糾結於始終難解的道德難題。本書透過非比尋常的歷史時間選擇,揭露古代對於科技的想法,如何開啟了世人今日對於人工智慧、人類與機械整合,以及超人類主義的爭論。——喬治・札卡達基斯(George Zarkadakis),《在我們的形象當中》(n Our Own Image: Savior or Destroyer?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者
作者簡介
雅筑安・梅爾(Adrienne Mayor)
美國史丹佛大學科學與歷史研究學者,科學史網站Wonders and Marvels專欄作家。著有《古代的化石獵人:希臘和羅馬時期的古生物學》(The First Fossil Hunters: Paleontology in Greek and Roman Times),《希臘火、毒箭與蠍子砲:古代世界的生化戰爭》(Greek Fire, Poison Arrows & Scorpion Bombs: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in the Ancient World),《亞馬遜:橫掃遠古世界的女戰士傳奇》(The Amazons: Lives and Legends of Warrior Women across the Ancient World ),以及入選美國家書卷獎決選的《毒藥之王:米特里達梯,羅馬人的死敵》(The Poison King: The Life and Legend of Mithradates, Rome’s Deadliest En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