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史上十大開明運動

[複製連結] 查看: 28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y543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5-5-20 21:3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my543 於 2015-5-20 21:30 編輯


史上十大開明運動


婦女解放、公民權利、同性戀權利、環境保護,很容易讓人以為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噴井式發生在過去的100年左右。在這之前,我們的先輩們總是激動而又偏執,難道不是嗎?深挖歷史,你會發現人類社會的進步總是大膽而開放,即使是倫敦那個「搖擺的六十年代」和下麵這些開明運動相比,也稍顯保守了。(譯者註:搖擺的六十年代又稱搖擺倫敦,指的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倫敦流行的青年文化現象)
10.希臘和羅馬奉行素食主義
雖然素食主義有點像現代流行風尚,但至少自1847年就已出現,素食主義者協會在倫敦首次創立,不過他們不是第一個素食主義者。他們的靈感來自於更年長更睿智的人: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畢達哥拉斯除了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外,他對於宗教也有非常詳盡的理論。在他看來,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有靈魂,所以大嚼一片美味的牛排好比是當場謀殺。為了傳播他的學說,他創造了「畢達哥拉斯飲食」和現代的素食飲食一樣禁止吃肉類和魚類。不同的是,也禁止吃蠶豆(或黃豆、豆類),因為裡面住著畢達哥拉斯信仰的靈魂。雖然在畢達哥拉斯死後禁止食用豆類不再作為戒律,但是他對食肉的道德立場毫不動搖,甚至被加深。幾十位對古代文明極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依然堅持自己的素食生活。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說吃肉是不合乎道德的,而奧維德(Ovid)和普魯塔克(Plutarch)更是寫散文和詩歌宣傳畢達哥拉斯的素食論。包括柏拉圖(Plato)也在他的哲學著作《理想國》中說道葷肉在發達先進的城市中會自動絕跡。不僅古代西方奉行素食主義,在古印度,三大宗教也完全禁止信徒吃肉。
9.維京人男女分工平等
一想起海盜,大多數人腦海裡出現的是一群粗魯殘暴,久經沙場的烏合之眾,有點像《敢死隊》里的隊員們,只不過電影中敢死隊員臉上的鬍子和髮型看起來更具魅力。這是長久以來我們對海盜的誤解。他們遠不止是充滿男子氣概的沙文主義者,維京人是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古老的海盜傳說里有很多類似惡毒的女戰士在漫長的海上航行中砍殺敵人,把他們送進地獄的故事。那些殺戮的場面後來被描述得略有詩意,但歷史絕非詩意這樣簡單。
在維京人的墓穴挖掘中,在一些女性的墓葬中發現有刀和長矛——那麼這位女性生前可能是個戰士。而其他女性的陪葬品中有大量的金銀珠寶,她們應該是一個部落的首領或者軍事長官。男人們出海冒險,維京婦女們絕不會待在家裡,她們一定會和男人一起參與到激烈的戰鬥中。維京法在關於婦女方面也有非同尋常地進步。
維京女性可以和男人一樣經商,不會受到任何歧視,當丈夫不在時,她們也可以代替丈夫處理事務。維京婦女在結婚之前的個人財產在嫁人後依然歸自己所有。相比之下,直到1870年這在英國法律中還不是合法的。
8.古埃及推動國家醫療補貼
當今社會,在類似於美國這種國家或其他地區,政府醫療補貼對人民來說還仍然是一個新名詞,不過人們已經在逐漸適應這個概念了。至少這個概念對於現代的人們來說並非是一個傳統的觀念,但是在當今世界幾乎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在實行全民醫保之前,有一個地方早就開始了這種社會性的全民醫保了,那就是古埃及。
在於德爾麥迪那時期,那些建造巧奪天工的墓穴和金字塔的工人或許是世界上第一個政府醫療保健體系下的受益人。為了回報他們高強度高壓的工作,這些工人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免費預約醫生看病。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工人們得到的醫療福利比我們現在所想的要多得多。在埃及當地的考古發現的文獻中有記載,工人生病時會被準許休假,這樣他們也會多出來時間照顧妻子、兒女。
不過古埃及這種補助的醫療保障體系,也並非人人都能從中受益。在2014年的考古挖掘中有大量證據表明,工人們的工作環境也是相當惡劣的,即使他們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但依然要辛苦工作。不妨猜測,實施這種惠民的醫療福利,目的是為了確保底層勞動人民對國家的忠誠和感恩,這樣工人們即使生病,一想到國家給予的照拂,也會繼續賣力地幹活。
7.同性戀運動風靡中東
當今社會,大多數國家對於同性戀態度尚為保守,中東許多穆斯林國家更不能容忍同性手牽手。不過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情況恰恰相反。
在古巴比倫時代,一些占星的卜書認為應該把男男之愛和男女之愛同等看待(不過這些書中並沒有提到女性同性戀關係。)然而,同一時期在一些其他的文獻則認為成為男男關係中「攻」的一方是件丟人的事,而對?「受」的一方則持保留態度。男妓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當時的宗教習俗的。如果是寺廟裡的牧師有性需求,男妓也會為他們提供服務。
6.古印度宗教的包容與多元化
回顧歷史,除了相互爭鬥和自相殘殺外,人類活動似乎再無其他內容,當宗教信仰牽涉其中時,這種現象會更加嚴重。但在古代世界,並不是所有國家都熱衷聖戰或進行改革運動。古印度就是個例,他們宗教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在當時世界堪稱楷模。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譯者註: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國王)統治印度,早年執政他實行君主專制統治,晚年皈依佛教。阿育王主張不同教派共同和平發展,文化共用繁榮,埃洛拉石窟(Ellora?Caves)即為那個時期的文化遺產。埃洛拉石窟群更像當時的精神聖殿聚集區,不同宗教齊頭並進發展,當時在古印度有三大宗教相互促進發展:佛教,耆那教(譯者註:印度禁慾宗教)和印度教。
16世紀,阿巴克大帝(Emperor?Akbar)進一步推動宗教文化。他擔心教派鬥爭爆發,便彙集了穆斯林、印度教、基督教、帕西人(譯者註:拜火教徒後裔),猶太人和無神論者,試圖創建新的精神體系,融合各個宗教信仰。在阿巴克大帝的努力下,宗教流行顯得水到渠成,這既促進了文化頻繁交流,也使得不同地區的文化交相輝映。同時,民間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信仰歧視,那時的社會就像現在的倫敦,相容開放。
5.史前人類回收利用顯「吝嗇」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毫無節制地把廢舊塑料和糖果包裝紙這些垃圾拋入大海,但同時大多數人也已經意識到廢舊物物可以回收利用。如果你認為這是自人類文明開化以來第一次想到廢物利用,那就不瞭解歷史了。
人類的祖先對回收利用樂此不疲。《考古科學》雜誌曾刊登過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冰河時人們家裡經常使用的工具,很多都是用已經損毀,年久沒什麼用處的工具改造而成的。另外,還與考古證據顯示:那時的先民們已經有保留或循環使用生活用品的意識。
其他學者研究發現發現,這些史前人類還有另一些意想不到的回收利用方式。特拉維夫(譯者註:以色列港市)附近有一個考古發掘現場,發掘出土的文物距今已有42萬年的歷史。其中一些經過打磨的燧石小片被用來切肉,這些燧石小片磨損程度很大,可見是被當時的人們反覆使用。而在另一處考古現場,人們發現早在60萬年前,在洞穴中生活的先人已經把動物的骨頭改造成工具。之後這些工具又被其他部落拿來使用。
事實上,那些還能反覆使用,尚有利用價值的東西,他們根本捨不得丟掉。與我們現在保護地球,和諧發展的願景大相徑庭,他們的的目的只是單純為了減少麻煩。
4.古印度專門立法保護動物生命安全
一提到印度人,我們會聯想到浩蕩的的網際網路運動,但事實上,為動物爭取生存權利的運動要比他們現代科技發展的歷史要久遠得多。在古印度,有些帝王就是這項運動而名垂青史。
在阿育王執政時期,除了大力促進宗教間共同和諧發展,其餘幾乎都在為動物爭取權利而努力。阿育王頒布一系列條例,要求人們建造民生醫療站的同時也要為動物設立醫療站,禁止農民焚燒草料以免殺死藏在草料里無辜的昆蟲。
如果說這聽起來有點誇張,那麼公元前17世紀創立的耆那教為維護動物權所開展的運動似乎更誇張。領導人遵守著佛教里不害(原意為不殺生或不傷害,即對一切有生命的物類不加傷害)的教義,宣佈信徒不可以傷害一切有生命的物體。耆那教徒禁止故意傷害動物、昆蟲、植物甚至是微生物(有些用做食物是可允許的,但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時間,以此來限制對動物的傷害)。
難以置信的是,其他宗教也作了相應的變革(雖然程度比較輕)。因此,古印度比PETA(善待動物組織)組織的擁護者更關愛動物的生命安全。
3.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熱愛可持續性
構建一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的社會,並且在不久的將來進入到烏托邦式的理想境界是現代環境學家的夢想。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算得上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由於當地災難頻發,伴隨而來的用水短缺嚴重威脅生活,甚至足以摧毀整個部落,所以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代居民一早就認識到循環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性。為了抵禦乾旱,在可飲用水極少的條件下存活下來,他們創造了一個讓世界嘆為觀止的灌溉系統,在不破壞當地環境的前提下,滿足他們對水的需求。當地的一些農民甚至根據季節性降水的規律創造出可移動儲水模型,這就保證即使在乾旱時期他們也能用到自然水。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為後人留下的不僅是解決用水短缺的方法,他們還註意到過度放牧會帶來的問題。
儘管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是個有著文明歷史的國家,但他們的統治依然無法維持下去。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他們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註逐漸轉移到勞動生產過剩的問題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本就是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稍不註意保護環境,脆弱的生態系統就會崩潰,那些象徵古代文 明的建築也不復存在了。
2.古羅馬工會
儘管和古時相比,近一百年來工會的發展不斷落寞,但不可否認這是民主進步運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羅馬人對這一說法一定認同。在凱撒大帝公元58年統治清掃工會之前,古羅馬共和國一直是古代工會活動的溫床。這些工會被統稱為」?collegia」,建立在具體的貿易基礎以及工人階級之上,成員中有的是零售商,有的是工匠,也有的曾經是奴隸。工會不僅給成員提供安喪費和飯菜蔬食,也在工業、政治和其他活動中發揮作用,和今天的工會職能十分相近。提高階級地位被認為是公民擺脫貧窮的一種謙遜、原始的方式。在公元一世紀,古羅馬元老院甚至試圖禁止他們的顛覆性活動,將他們與抗議、叛亂等同定罪。因此工會的興盛並未持續多久。儘管它們是短時期內的重要政治力量,但一直被核心權力所鉗制。直到公元四世紀,西羅馬帝國覆滅,工會制度也隨之滅亡。
1.古代的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的概念與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關,由此導致的歐洲危機說明這項社會福利政策是不可能延續下去的。因此在今天的21世紀,再出現福利國家實屬反常。福利國家並不是現代文明發展的產物,它與古代世界之間有著不可斷絕的紐帶。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雅典憲法在制定時已經考慮到社會福利方面。任何一個財產少於三邁納(600邁納等於57磅銀)並且失業的人都可以通過國家財政援助來解決溫飽。在古以色列,也有類似福利制度用以保障窮人們的生活。但應該沒有哪個古代福利國家能與古印度孔雀帝國相提並論。孔雀帝國如同一個現代中央集權政府,掌控所有事務,建築工程可能會獲得稅收減免或者免費材料。孤兒、老者、病人、年輕母親這些弱勢群體在各方面會得到國家的照拂。值得一提的是在爆發飢荒時,孔雀帝國提高富人的稅收,以此來養活窮人。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英國,1840年愛爾蘭爆發飢荒時,政府沒出一分錢賑災,真應該好好向古印度的統治者學習治理國家,體恤百姓。



免責聲明】
---此為網路轉貼及引用文章,好文值得分享非營利如有侵犯敬請告知,立即刪除!---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9碎鑽 +7 經驗 +1 幫助 +13 收起 理由
stlitwn + 1
mb3720 + 1
jo888 + 1 + 1 非常讚
搞怪二人組 + 1
vipllh + 1
ty3251775 + 3 + 5 您的用心發文,協助了眾多版友,貢獻價值不斐.
abbtsai + 1 + 1 + 1 神馬都是浮雲
viclin888 + 1 + 1 非常讚
sleepless-man + 1 + 1 非常讚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