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籤 全能 相關日誌

tag 標籤: 全能

相關日誌

分享 新武俠的淵源與作者
choiwan2 2014-8-23 09:40
新武俠的淵源與作者
我一直在發大陸新武俠的書,書類自問無法、也沒能力廣及cadson 老師般十項全能,不過想真正說一下新武俠的淵源, 新武俠作者們,水準十分高,請不要以網上那些低劣的書來視之,他們的取向,大都與黄易近似,除了正统武俠,同樣涉及玄幻、仙俠、科幻、推理、鬼故、奇幻、愛情… 新武俠小說風起雲湧 (上) (部份取自中華讀書報) 新武俠是中國“文革”以來出生的一代新人的武俠創作,20世紀90年代末出現於網絡, 以2001年《今古傳奇·武俠版》創刊為標誌大規模進入紙質傳媒, 2004年,該刊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1世紀中國俠文化”專欄正式提出了“大陸新武俠”的概念,新的武俠高潮已噴薄而出。 正如鳳歌的《崑崙》出版時,某媒體稱“這是近年來武俠文學界一件標誌性的大事, 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顧21世紀大陸新武俠時,也許會大陸方面將《崑崙》和1958年金庸《射雕英雄傳》的出現相比。 這一評價是否太高?我不置可否。但是,武俠小說在網絡的興起卻是不爭的事實。 《崑崙》在“清韻書院”網絡連載時,即被評為“十大武俠經典作品”之一, 在《今古傳奇·武俠版》連載,又成為該雜誌的年度作品,迄今已有數百萬忠實擁躉。 新武俠已成為和奇幻小說並舉的一大門類。 大概從2000年開始,武俠小說創作突然有一個新趨向,湧現了一批20歲上下的年輕人。 為避免與港台新武俠重複,它被定名為"大陸新武俠小說"。 新武俠小說創作未必要超過前人,而是要另闢蹊徑。這些作者多屬自發型,且文化素質較高,與港台新武俠的整體創作隊伍相比,質量很高。 因為他們“站在前人的肩頭”,有自己的優長。 影響他們的既有金庸,又有西方文學。 在西南師大教授韓雲波的印像中,新武俠小說最早出現於期刊和網絡。 專門刊登武俠的期刊目前發行量達到幾百萬冊,幾十種新武俠圖書陸續出版。 韓雲波認為,新武俠主流創作隊伍有三大特點: 一,高學歷:大學生、碩士生很多,相當多是博士; 二,年輕化:基本上是“70後”,60年代出生的都很少; 三,專業或職業多為理工科:比如滄月學的是建築學,力端北大畢業後在深圳銀行工作,沈瓔瓔則是天壇醫院的醫學博士。
個人分類: 推介|73 次閱讀|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