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老天不給水 人工增雨怎麼做才有效

[複製連結] 查看: 25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leepless-man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5-4-6 07:4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水情吃緊,全台勵行節約用水,經濟部也利用合適的天候施作人工增雨,不過,「人工增雨」跟「人造雨」有何差異,用科學方式搶雨,真能如願天降甘霖嗎?

水利署表示,雲可能會造成降雨,如果雲中的水氣全部變成雨且下到地面,降水效率就是100%;不過,實際上,即使是對流性的積雲或積雨雲,降水效率也只有10至20%而已,並不是很高。

人工增雨的主要目的是設法透過各種方式,在雲中加入催化劑,以提高降水效率,讓原本就已經會下雨的雲,能夠多下一點雨。

也就是說,科學能做到的,不過是在原本就會下雨的情況下,再設法多下一點;並不能在晴空之下創造出雨水來,為了避免誤導,所以現在都不再說「人造雨」,而改稱為「人工增雨」。

既然人工增雨的目的是要增加降水效率,藉由將催化劑增加大自然原本的降雨量,這個動作稱為「種雲」,雲內溫度以攝氏0度為界,分為冷、暖雲,在種雲之前,除必須判斷天氣系統是否提供充足的雲量、夠厚的雲層外,還需根據冷、暖雲環境的差異性,決定最適當的催化劑。

台灣因為缺水,很早就開始執行人工增雨,曾藉由空中潑灑乾冰、噴射碘化銀乳液及飽和食鹽水,或在地面廣泛燃燒浸泡碘化銀的木炭等方式增雨,甚至使用過工研院碘化銀造雨器。

民國96 年起,水利署建立了以數值模式為基礎的科學化作業流程,在地面燃放美國ICE 暖雲燄劑,必要時則協調空軍在空中潑灑清水。

經過多次實際驗證,水利署表示,飛機掛載焰劑至雲下施放,是施作最直接、範圍最廣的方式,成效也最為顯著,但缺點是成本太高;地面燃放焰劑雖然最經濟、安全,但卻非最有效,而空中潑灑清水,則效果、成本與安全性介於兩者之間。

水利署表示,地面作業所使用的燄劑,不論是美製或研發改良中的國產焰劑,其目的都是為了增加降雨效率而設計,因此採用原本就存在於成雲致雨過程中的自然成份,就足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同時,經台灣大學及中研院等單位的分析,燄劑施放後,經過1 至2 小時的擴散、入雲、降雨等過程,其濃度已低到與自然界的背景值無異,對環境、人體或農作物沒有影響。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1 幫助 +2 收起 理由
goba + 1
sweiyuan + 1 + 1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