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獵人是山林的守護者

[複製連結] 查看: 181|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2-5 20:1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獵人是山林的守護者
2013年12月05日20:09   
作者:yapasuyongu 陳旻園(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

12月3日最高法院罕見的召開言詞辯論庭,以排灣族男子蔡忠誠因自製獵槍被高院依違反槍砲條例為基礎,並就原住民自製獵槍之結構與定義,以及自製獵槍與憲法、原住民族基本法等方面檢辯雙方之辯論。

然而此新聞隨即引起許多疑惑:「很多動物都快絕種,怎麼還可以打獵?」、「原住民可以持有獵槍,那為何其他人不行,這違反平等權。」如此種種看似合理的論點,但卻都忽略了一個核心的問題:原住民為何要狩獵?

「狩獵文化」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實踐人類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的環境倫理,獵人們虔敬與戒慎的心情來對待自然,而部落也會透過各種機制來對生態資源做有節制、有效且永續共存的利用。早期狩獵是男性主要工作活動與展現勇士行為,也是族人們獲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因為與山林的關係密切,加上狩獵工具的進步,獵槍成為獵人們賴以維生的必備生活工具。近年雖因社會整體發展而發生重大改變,狩獵已不再是主要的生計活動,但仍是原住民族生活與文化非常重要的部份。

即便兩國際人權公約有規定保障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及自決權,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9條明文承認原住民族狩獵權、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20條的除罪化,但是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仍因不被瞭解而長期遭受污名看待,原本代表驕傲與地位象徵的獵人們竟變成了滅絕野生動物,破壞山林資源的元兇,甚至淪落為偷偷摸摸的盜獵者!

台灣的生態最大殺手不是與其相處數百年仍相安無事的原住民,而是由政府與財團所主導與默許的森林砍伐、水庫、飯店等工程的興建活動。一位長期從事生態保育的學者在觀察原住民族「狩獵文化」後有感而發:「一個獵人必須是生態人,深具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才能「獵」得到動物;必須是文化人,具有分享的美德,才會被部落敬重;必須敬畏天地、順應自然、知足感恩,才在尊重大地、生命與靈性間,成為山林守護者!」

但是警政署於100年11月修正《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卻將這群可敬的獵人們推向了斷崖!

獵人們鑑於安全與效率之考量,並隨著社經地位、專業知識之提昇,對於自製獵槍之技術、材質、結構均優於以往。然而,警政署卻以想像中的治安考量為由,擅自將「自製獵槍」定義在「荷蘭殖民時期」:「…逐次由槍口裝填黑色火藥於槍管內,以打擊底火或他法引爆,將填充物射出…」這種罔顧現狀、不負責任的規定,禁止獵人們使用較安全的方式製作獵槍,導致他們在狩獵時飽受走火、膛炸導致受傷,甚至喪命之威脅!警政署逾越法律授權、一眛地以不合時宜之函令、辦法已經侵害人民的權利。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