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黃國昌:比黃世銘下台更重要的事

[複製連結] 查看: 23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1-25 10:5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黃國昌:比黃世銘下台更重要的事
2013年11月25日10:39   
昨天,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就特偵組涉及濫權監聽及非法洩密繼續進行約談,結果黃世銘不請自來,表示希望針對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提出的指控加以說明。立於「保障受評鑑人程序權」的觀點,檢評會同意黃世銘再度出席辯解的決定,值得肯定。問題是,請求將黃世銘等人交付評鑑之民間司改會,根本無從知悉「黃世銘說明了什麼」,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反駁機會。事實上,打從一開始,民間司改會作為發動整個程序之請求評鑑主體,就遭受檢評會非法完全剝奪程序參與權。到目前為止,檢評會甚至連駁回「申請參與程序」的理由,都還沒有寫出來。

就此備受社會矚目、涉及高度公益的案件,儘管檢評會完全順從涉案檢察官的主觀意願,不顧外界批評而悍然採行秘密審理;不過,依目前露出的事證,實已足合理判斷檢評會將至少針對黃世銘及陳守煌作出有懲戒必要的決定。殘留的問題只有檢評會在決議書中的事實認定,「是否完整翔實」還是「刻意有所遮掩」而已。

由於陳守煌早已公開宣示「若評鑑有關說就下台」,因此在檢評會結果出爐後,關注的焦點將集中在黃世銘是否能多為基層檢察官著想,自行請辭,還是將負隅抵抗至最後一刻,祈禱監委諸公能想到馬英九明年將重新提名監察委員,看在馬英九到目前還相挺的情面上,依循基隆市市長張通榮的前例,決定不予彈劾。畢竟,關說警察縱放酒駕婦人的張市長,儘管一審都被法院判決有罪了,監院還是作出不彈劾的決定,黃世銘自然會認為自己還有機會逃過彈劾。

黃世銘是否下台,當然是我國檢察官監督淘汰機制是否依然效能低落的嚴肅考驗;但是,除此之外,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特偵組到底是怎麼在辦引發九月政爭的「特他61號」案件?如果這件事情沒有徹底追查,難保不會有下一個黃世銘;如果這些污垢沒有攤在陽光下,「正義之劍」淪為「邪惡之師」的悲劇,也恐將再度發生。

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是:在2010年7月爆發的陳榮和等三位高院法官貪污案之偵查,如何能夠「牽連延續」到2013年6月王金平與柯建銘的司法關說案?在整個偵辦過程,是否就如同已經被公認為將會造成「生態浩劫」的「流刺網」一樣,不僅涉及了集團性的人權侵害,更可怕的是,最後或許捕到了黃世銘「想捕的魚」,但也為黃世銘在「撒網捕魚」的過程,創造了太多「政治操作」的空間,得憑一己的「恩怨情仇」,選擇「捕魚的方向」。結果是,儘管最後捕到的魚「罪有應得」,但在這過程中所涉及的不正義,卻已根本侵蝕法治國原則的核心價值。問題的嚴重性,絕非僅限於所謂的「不斷擴線監聽」而已,更在於透過長時期監聽所獲得與「監聽事由」毫無關聯的資訊,達到進一步蒐集「可能打擊敵人的素材」之目的。

特偵組在追查陳榮和來源不明的90萬時,發現一件竹聯幫大哥因觸犯「組織犯罪條例」而在第一審遭有罪判決之案件,於陳榮和、李光地在因貪瀆被逮捕收押前夕改判無罪,自此開始長時間監聽該名大哥及其辯護律師。最後,該名已經逃亡的大哥在2012年獲判有罪確定,但由監聽律師的過程,特偵組也意外聽到許多「案外資訊」,包括某人為了吳健保假釋案致電該律師與另一位同樣曾因涉及組織犯罪而遭起訴的外省幫派「顧問兼金主」,該名金主又同時與柯建銘委員聯絡並發生金錢流通的事實,然後才開始監聽柯建銘,最後聽到引發九月政爭的司法關說案。

在這個簡要過程中,不僅凸顯在同一案號下,由「A案」到「B案」再到「C案」的不斷擴線監聽問題,也引發了以「律師」為中心進行「長時期」、「不限範圍」監聽的「正當法律程序」問題。更可怕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是否存在「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濫權調查?在特他61號卷中,是否存在台聯黨主席、台聯立委、甚至是民間司改會執行長林峰正的「10親等親系親等表」等個人資訊?如果存在,這些資訊的蒐集調查,也是「偵查犯罪」所必須?還是因為這些人都曾經和黃世銘存在過節?

要回答這些問題,已經簽結的「特他61號偵辦過程」一定要攤在陽光下接受公眾監督,至少必須讓國會知悉。只有如此,社會才能夠知道,具有既「特別」又「強大」權力的特偵組,在「追求正義」的時候,到底踐踏了多少人權?也唯有如此,國會才能夠知道,當年以「朝野協商」通過設置特偵組的決定,讓「特別又強大」的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而又欠缺配套的制衡機制,到底有多麼不智!

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誠實地面對錯誤,勇敢地收拾殘局,努力推動必要的改革,讓相同的悲劇,能夠不再發生。


【編按】
最即時的新聞、最銳利的評論,都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開闢名家專欄,每週刊出日期如下:
星期一:黃國昌、王丹
星期二:南方朔、楊照
星期三:漂浪島嶼、賴士葆
星期四:膝關節、楊志良
星期五:馮光遠、丁允恭
星期六:羅文嘉、柯一正
星期日:彭明輝、劉寶傑

=====================================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30朵鮮花 系統會自動高亮 更可提醒更多的人注意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