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治療頸源性頭痛 先矯正頭頸部位置

[複製連結] 查看: 22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SAMH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8-2 16:0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頸源性頭痛是一種慢性、半側頭部疼痛綜合症狀,源於各類頸部的疾患,包括第一至第三頸椎神經根支配的解剖構造。疼痛常轉位自頸部的骨骼結構或軟組織。

三叉頸神經核區為三叉神經(三叉神經核尾)下行徑中的感覺神經纖維,被認為和上部頸椎根的感覺纖維相互交錯。這種高位頸髓和三叉神經感覺通路的功能性合流,使得來自頸部上部的頸椎感覺神經區及頭臉部三叉神經感覺區的痛覺刺激可以雙向轉位。脊髓副神經(第十一對腦神經)的感覺運動神經纖維和上頸神經根的功能性合流,最後與三叉神經的下行徑的合併,也可能造成頸椎痛轉位至頭部。

頸部運動包括持續的不當頭部位置,常會加重頸源性頭痛的症狀,例如:特定的頸部和肩部姿態,同側頸肩或手臂的一個相當模糊的非根性神經根病變疼痛,偶爾會有典型根性神經病變的手臂疼痛。
其他相關症狀包括了頸椎運動範圍受限、頸部僵硬、噁心、嘔吐、畏光、聲音恐懼症和頭暈,其他如同側視力模糊、流淚、眼結膜腫脹充血。

其他可能繼發的症狀,如:頸椎間盤排列不正、胸廓入口(出口)症候群、脊柱畸形、肩部卡壓和下背痛等,也有可能發生。其他與姿態有關情況包括:吞嚥障礙、吸氣時肋骨胸廓伸展受限、顳顎關節疾患、肌筋膜疼痛症與纖維肌痛症。
臨床上,頸部痛可做為偏頭痛的一個徵象,或者頭痛做為頸部疾患的徵象都有可能。
頸源性頭痛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分類中,是屬於五大類頭痛的其中一種:血管性、肌原性(肌肉緊張)、頸源性、牽拉性、炎性,對於此症必須做詳細的理學檢查,有必要時,必須執行特殊檢查或檢驗(如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以找出病因。
關於頸源性頭痛的治療,主要還是得先矯正頭頸部型態的變化(如前頭位),因其會本質上從頸部影響一個人的姿態。
另外,可以自我執行側面頸筋膜、深層頸筋膜的牽拉術,包括牽拉上斜方肌、斜角肌、胸鎖乳突肌、提肩胛肌、枕部伸展肌等5組最重要的頸部穩定肌群。

藥物治療方面包括了非類固醇類抗炎劑、肌肉鬆弛劑、抗鬱劑與抗癲癇劑,以治療神經性疼痛。
同時也可使用適當的硬式頸圈與頭部重心調整輔具,以協助矯正頸部位置,避免復發。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